此次生豬期貨即將上市,于大商所而言,將再次迎來一個超級明星品種。生豬作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于產業鏈而言,生豬期貨的上市,則為養殖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風險規避工具。
“推出生豬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生豬期貨功能的充分發揮,對于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證監會早前指出。
某種程度上講,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各家頭部豬企提供一套完善的避險工具箱,其中既有飼料類期貨,也有玉米期權等工具。
在上市公司嚴格執行套保計劃,而未大舉介入套利、投機交易的情況下,其實現風險對沖的效果會十分顯著。
國內多家上市生豬養殖企業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產業格局發生諸多變化,產業鏈企業投資成本不斷提高,生產經營面臨各種挑戰。與此同時,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顯現,企業更加關注規避市場風險,謀求長效穩健發展。在此情況下,未來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整個生豬行業提供一個重要的避險渠道。
12月10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公告,將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牧原股份發布表示,公司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目的是公司作為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生豬養殖企業,需要自行進行原料采購、飼料加工。玉米、小麥、大豆、豆粕、豆油等作為飼料生產的主要原料,在飼料原料中占比較高。為規避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有效管理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之前大商所曾對“生豬期貨合約及規則設計思路”進行介紹,公布了生豬期貨合約概況(擬)。
其中指出,生豬期貨采用實物交割,代碼是LH,交易單位16噸/手,漲跌停板幅度是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最后交易日是合約月份倒數第4個交易日,最后交割日是最后交易日后第3個交易日。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
1 .生豬介紹
我國養豬有接近5600-6080年的歷史。豬屬雜食性肉用家畜。家豬由野豬馴化而來。具有繁殖力強、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食性廣等特點。豬肉細嫩味美 ,營養豐富,是人類主要肉食品之一。除以鮮肉供食用外,還適于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腸和肉松等制品。
2. 生豬產業鏈
生豬行業是國計民生的大行業,產業鏈上游為飼料加工行業,中游是生豬養殖行業,下游是屠宰分割以及肉制品加工行業。以我國年出欄量5億頭來測算,每頭生豬110公斤,生豬均價20元/公斤來粗略測算,僅生豬養殖行業年產值就可達1.1萬億。
3 .“豬周期”原理
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豬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豬周期”。
豬周期的分析,主要關注能繁母豬的變動。能繁母豬意味著當期的產能,也意味著未來的產量。因此,在豬價下行周期,只有看到產能端虧損,開始去產能,也就是母豬淘汰,才意味著豬周期見底。
養殖周期方面,能繁母豬需要經過114天懷孕周期才能生產仔豬,仔豬經過21-28天哺乳期進入斷奶期,再經過20-30天成為小豬,再經過4個月生長成為肥豬出欄。可見從產能端能繁母豬到供應端生豬出欄,歷經10個月時間。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全球生豬年產量接近10億頭。受非洲豬瘟影響,2019年度全球生豬產量從上年度12.7億頭大幅下滑至10.4億頭,預計2020年度全球生豬產量10.5億頭。
中國、歐盟及美國為三大主要生產區域
全球生豬生產大國包括中國、歐盟、美國、巴西、俄羅斯等國家。2019年中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歐盟豬肉產量2394萬噸,美國豬肉產量1254萬噸,巴西398萬噸,俄羅斯332萬噸。這5大國家合計產量占比84.7%,其他國家占比15.3%。
全球豬肉貿易情況
全球豬肉貿易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度全球豬肉出口量933萬噸,占全年產量的9.2%。出口結構方面,歐盟、美國、加拿大是主要的豬肉出口國,2019年出口量分別為355萬噸、287萬噸以及128萬噸,三國出口合計占比82.5%。
全球豬肉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日本、墨西哥,2019年進口量分別為245萬噸、149萬噸以及118萬噸,占比29.1%、17.7%、11.6%,合計占比58.
Copyright ? 2018-2021 南京云止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蘇ICP備19051914號-5